西沙湿地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宁静、自然。这里就如同一个世外桃源,隔绝着喧嚣与吵杂。在西沙你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芦苇随风摇摆,金灿灿的一片,蔚为壮观。芦苇荡中的一条条新修的栈道,曲径通幽。
崇明东滩闻名已久,而西沙湿地近几年才开始备人关注。西沙湿地占地面积达4500亩,是上海目前唯一的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。
上世纪80年代,西沙湿地被当地的渔民用来挖塘养鱼,使湿地的环境受到了破坏。于是由华师大“河口和海岸学”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崇明县共同承担的“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科研项目”于2年前正式启动,主要是通过生态引鸟、植物多样性配置、水处理净化等工程,在原有湿地的基础上,修复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、科学研究、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湿地生态示范区。目前西沙湿地的“生态修复”一期工程已经结束,这里营建了全国首个温带淡水湿地林,先后吸引了50多种鸟类驻足、栖息,并种植成活了21种木本植物,改变了湿地由“芦苇当道”的单一植物形态。
植物多了,自然鸟类来这里栖息的也多了。为了吸引更多的鸟类前来,西沙湿地不再仅仅运用搭建鸟巢或放置饲料等传统方式引鸟,而是采用了全新的生态引鸟模式,即提供丰富的可建巢的树种和合适的水域,并大量放置鸟类喜食的蟹类和鱼类,形成天然食物链,以此吸引各种鸟类前来安居。此外,这里还搭建了3.5公顷的引鸟平台,给体性较大的鸟提供“停机坪”,。从而使这里的植动物种类越发丰富,生态系统越发保持稳定。
随着“生态修复”二期工程的深入,西沙湿地将成为一个天然的大氧吧,届时大家可以沿着栈道进入湿地深处,一边散步观景,一边呼吸“洗肺”。
既然是来窥探崇明的生态环境,在参观了崇明的两大湿地后,又怎能错过“全球生态村500佳”之一的前卫村呢。